大人,别打我

内参

莫听莫看,谰言乎?诤论也! ⭐️每周更新⭐️

当国产GPT发展起来之后

最近一段时间 GPT 这个词在世界范围内大火,以至于之前令人心驰神往的元宇宙都完全叫人提不起兴趣,生成式人工智能才诞生半年,就已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了无数人工智能产品,不说知名的块笔记应用 notion 依托 gpt 开发了一个 notion ai 帮助人们做日常写作、文章总结、翻译等,就是国内仿制产品 flowus 也于今天(5 月 11 日)正式开放了 flowus ai,而该行业大佬 wolai 自从被钉钉收购以后,更新频率不但开始变得非常缓慢,就是连智能化也完全没有跟上这两家的笔记。

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已经是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他的生成式大语言模型已经可以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的高效辅助,甚至完全替换掉一批人,有意思的事是在 OpenAi 发布这个产品以前及发布后的最起码三个月以内,国内还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动静,一直到百度发布 PPT 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 “文心一言” 之后,国内的很多厂商才开始相继发布自己也在做这个的通告,说其实自己早在几年前就在做了,以至于现在国内出现的声称要做出对标 ChatGPT 产品的企业多不胜数。

大干快上#

与国外的人工智能企业不同,除了 OpenAI、Anthropic 之外,大部分人工智能企业都在做与 ChatGpt 对接的相关产品,比如用其搭建一个法律咨询、嵌入写作软件,但中国的大企业基本上都在研发自己的 ChatGpt 对标产品而不是将其嵌入自家应用,比如百度、360、阿里、京东、昆仑万维、讯飞、复旦等,他们所创造的产品,有的完全是自吹自擂,比如百度,在一开始的时候,要他生成图片,他还闹出了个英语与中文方面的乌龙,而 360 的产品则完全像是临时抱佛脚。

现在各家企业都在预告自己的产品,比如复旦大学的 moss,昆仑万维的天工,阿里的通义千问等等,这些需要申请公测的产品,除了百度文心一言第二天给我发了邀请码之外,基本上都是填了表就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不知道要多大的特权才能拿到他们的测试资格,或者说嘴上说的行,实际上服务器压力太大了,要缓缓么?国内一些网络游戏企业,比如网易也曾说要把人工智能运用到自家游戏中的 npc 上面去,我想如果有这样的游戏,那么这个游戏一定不会长草,玩家光是和 npc 对话,也许就能玩个半天,再也不用像原神一样每天上线半小时,清完体力就算下班。

然而我们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大跃进年代,不需要什么大干快上、超英赶美,但有人似乎不服气,都想发布自己的产品,来当本地区内部的领头羊,这其实也能理解,因为在一项新兴产业内,一家企业掌握了最先进和前沿的技术就等于是拥有了标准制定权和优先定价权,而一旦有了定价权,这个行业的利益可是丰厚无比的,他们就能拿去百分之七八十甚至更多,所以我们看到,所有的大语言模型最先适用、交付的都是企业用户,以至于很多人既没有办法适用特殊办法用上 ChatGPT,又没有捷径用到国内各家的产品,不得不望 AI 兴叹。

而对比百度和微软两家国内外巨头,从新必应的内测发布到现在面对所有人开放,其用时也不超过两三个月,这短短时间内,他不但拥有了对话能力,还有了绘图能力,百度的文心一言发布也将有两个月,但是完全没有看到李老板说要把百度和文心一言结合起来,以至于我现在用着都有种随时可能会被回收掉资格的错觉,为什么百度不学必应,把文心一言嵌入百度呢?

就这个问题在发表文章之前,刚向文心一言提问,文心一言如是说:

问:百度会不会把文心一言嵌入百度搜索中去

答:百度很可能会把文心一言嵌入百度搜索中去。

百度官方曾经宣布了类 ChatGPT 项目 ——“文心一言”(ERNIE Bot),该产品目前正在做上线前的冲刺,将于三月份完成内测,面向公众开放。

文心一言将会通过百度搜索和其他产品中,这将使得用户可以更方便地获取信息,并且也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因此,很可能百度会把文心一言嵌入百度搜索中去,以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和体验。

现在可是 5 月份,文心一言的回答出现了事实性错误,我们也不难知道为什么李老板不愿意在发布会现场展示这个高科技产品,和前几天的讯飞大语言模型发布会简直不可同年而语,所以看到这些人工智能产品,不免要产生一种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感觉,人工智能是很热,但对百度来说也许是烫嘴了。

不过毕竟人工智能是我们的未来,哪家企业能成,完全要经历时间的检验,但我们不能让企业把所有产品和所有高科技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我们的钱包等于也是给他们划了个口子,所以我一想到原本开源的人工智能产品现在却沦为商业工具,难忍慨叹。

虽然现在有很多开源产品,但一般人要想部署还是有些困难,ChatGPT 的客户端是出了不少,一般人却又无法使用,连新版必应都不能给中国 IP 使用,这简直是令人匪夷所思。

严格审查#

现在在抖音、快手等应用中看视频,能看到很多人都把钱叫做 “米”、“达不溜”,看个视频吧,不能说 “尸体”、“死”、“杀”、“毒” 等词汇,谈论国际大事把核弹、原子弹叫做 “煤气罐”,谈论非洲原始大自然吧,把蛇叫做 “辣条”,把性生活叫做 “拔萝卜”,低胸装都要打个码,看看美国人拍卖集装箱视频,里面的大姐穿个低胸装,全都给码了,是担心让未成年人看到吗?

我们知道,在中国虽然现在无法访问原版的 ChatGPT,但是有很多镜像网站,提供要么免费,要么收费的 ChatGPT 问答产品,他们的网址一直在变,但是很多类似网站,有这么一个机制,比如说敏感词,有一次用英语向其提问某个西方历史上的政治问题,不涉及任何国内政治忌惮,依然被回答是无法回答,并且还来了一句已经记录了你的 IP,看到这个不免背后发凉,中国人真的脆弱……

基于此,国内企业多半会使用国产的大预言模型 AI 工具,除非是从事外贸行业的,否则在需要使用科学手段访问这些海外大模型的网站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后果。比如Midjourney,ChatGpt,这两个东西虽然官网没有被屏蔽,但是 OpenAi 主动屏蔽了大陆的 IP,Midjourney则需要登录Discord,而Discord则是无法访问的,所以如果想使用这些国外产品,就必须要使用科技手段,这种有意无意的屏蔽,为国内产品的替换铺平了道路,也使他们在中国市场的定价权无限扩张了。

前不久在知乎上也看到了一张图,图上一群人开会,研究 Party 领导 AI 的问题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I 道路,在任何新兴产品诞生以前,都要面对严厉的监管,其目的无非是基于政治、未成年人两项,数十年来都是如此,以至于中国的动画片完全没有看头,就完全是低龄无脑片,什么玛卡巴卡,而中国的影视剧,永远都是家庭片,在近几年女拳兴起之后,资本市场开始迎合这种可笑的潮流,拍的片子全都是无脑荒诞的恋爱剧,万变不离其宗,有深度的东西完全看不到。

在这种前提下,中式的生成式 AI 产品,能产生出什么东西呢,帮我们写文章分析美帝国主义统治下的人民如何水深火热?这恐怕不需要 AI 来分析,我们早数十年就知道了,那难道是数理化帮我们学习更快更好?在那百度里面搜一搜,大量的广告、垄断信息,用来训练这个大语言模型,能得到什么有意义的回答?

我们当然知道有些东西是不应该被生成的,比如儿童色情,比如语言暴力,种族歧视等内容,但是 AI 是用来帮我们更好工作、生活的,而不是用来帮助政客们挟持民意的,为此我们在使用本地 AI 产品的时候,尽量少谈论政治话题,因为也问不出来什么,反而可能被记录 IP 报告给某某部门。

保持希望#

虽然如此,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毕竟不会只运用在某些理论问题上,而更是需要解决问题的,我们现在的社会,就业率在人工智能兴起的前提下越来越高,加上经济暂时遇到了点困难,很多人都对 AI 有所忌惮,怕被抢了饭碗。尽管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我们也有办法,就是从政策上,对 AI 发展的速度进行一定的约束,国家提出了以工代赈的理念,希望企业家们多创造一些就业机会,那么在目前 AI 技术刚起步的时候,就难免会有一个时期的观察,在这个期间我相信我们能创造出更好的产品,但是说实话,就如同百度一样,是中国特供的好产品。

我们的社会虽然不像古代那样令人难以生存,但是很多人也不能说是生活如意,经历过三年疫情,这个在短视频上被替换为 “口罩” 的历史事件,我们也需要整理心态面对未来可能到来的一大段时间的低迷,不论是经济还是国际政治,在这个背景下,把更多的关注点花到长远一点的未来,这是不会有什么损失的,这让我想到了美国著名物理学家亨利・奥古斯特・罗兰(1848-1901)在 1883 年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上做的题为 “为纯科学呼吁” 的演讲中所说的一段话:

当其它国家在竞赛中领先时,我们国家能满足于袖手旁观吗?难道我们总是匍匐在尘土中去捡富人餐桌上掉下来的面包屑、并因为我们有更多的面包屑而认为自己比他更富裕吗?但我们忘记了这样的事实: 他拥有面包,这是所有面包屑的来源。 难道我们卑贱如猪,认为谷粒和谷壳的价值比珍珠高得多吗?如果我对时代的认识是正确的,那么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满足于我们低下的地位。

—— 王丹红译

我们对于科学、技术的追求是不应该因为政治而受到牵制的,因此当看到有人怒喷清华大学和日本合作研究某项科技的时候,我多少有点满脑子雾水,难道说日本人要来盗窃中国航天技术了?就因为他们之前火箭发射都失败了?我们与日本也许有极大世仇,甚至因为日本对海洋排放核废水,还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但我们应该明白,日本掌握的高科技,尤其是在一些高精尖领域的技术完全不比中国少,甚至很多还比中国要厉害,那么科学机构之间的合作本来就不是什么奇怪事,如果放弃,难道我们要找印度、招坦桑尼亚、冈比亚、菲律宾、朝鲜谈合作?他们有技术吗?那不叫合作,可以叫扶贫了。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谁先发现,谁先发明,谁就能引领一个行业,制定一项标准,甚至成为人类的英雄,人工智能所能突破的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更是重新定义了人类未来的走向,基于此,怀着最大的善意去谈合作,同时保持最大的警惕这才是有意义的。

提高警惕#

国家安全在当代社会尤为重要,因为我们还没有就共产主义社会达成一致的意见,说实话,很多共产主义里面在当代社会,都是不现实的,但我们要明白,也许那个时代不会这么叫,也许会叫它大同社会,在当下,最重要的是对人工智能的未来走向保持清晰而理性的路线图认知,我们应该知道,人工智能会不会产生意识?

我认为会,只是人工智能的意识并不会有什么新奇的东西,他的意识都会是可控的,因为我们用来训练他们的资料和技术,都是前人已经产生的思想和文化、科学与技术产物,如果 ChatGPT 在 18 世纪诞生,它就绝不会有今天这种成就,人工智能产品虽然诞生就是王炸,但显然随着人类知识水平的提升,它是越晚诞生越好,一方面我们需要足够算力的硬件来支撑其运行,另一方面,我们的知识还没有达到全部渠道的打通,受制于很多内容的版权、文化冲突等影响,人工智能肯定还无法对所有人都交付出满意的答卷,但是要让他在某个未来产生意识,这是不难的,只是这个时间,可能需要人们等一阵子。

与此同时,也不能说绝对不能担心其意识会对人产生威胁,但是在它产生意识之前,我们对人工智能的约束也应该逐渐被添加入其训练模型,但这不应该是某些国家,比如朝鲜那种肃杀的政治调教,而是对社会公序良俗有影响的内容,在这种状态下,即便 AI 产生了意识,也顶多成为一个真正智能的辅助工具而非什么机器人革命军。

2023 年注定是中国人工智能产品井喷的一年,也许有一些是为了赶时髦,也许有一些是套壳了 ChatGPT 或者 Calude 等产品,但我觉得,即便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也能在里面找到一些真正意义上的真龙,说不定在某些地方还是能和那些吃面包的较一较劲儿的。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