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别打我

内参

莫听莫看,谰言乎?诤论也! ⭐️每周更新⭐️

一個無神論者的宗教觀

1925 年,美國田納西州頒布法令禁止在學校課堂上教授進化論(或稱演化論),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為了驗證這項法令是否真的有效,進行了一項測試 —— 通過資助一位名為約翰・斯科普斯(John Thomas Scopes)的生物學教師教授喬治・威廉・亨特(George William Hunter)的公民生物教科書(Civic Biology)中的某些章節來教授進化論,結果不出所料這位教師受到控告,這個案子名為斯科普案,也有一個比較好記的名字叫做猴子審判,這在當時是一個舉國關注的案子,當然最終結果是這個教師敗訴。一直到 1967 年,該項法令才得以撤銷。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一直在今天,美國包括世界上的很多學校裡,宗教和進化論還在進行著某種程度的博弈。

1928 年,由 ABC 叢書社出版,世界書局發行的張慰宗的著作《進化論 ABC》中提到:美國有一個雜誌,在徵求各國有名學者的意見之後,得出了一个重要結論,即 19 世紀的作品中,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是 “使人類的思想發生最大的影響” 的一本著作,當然,我們還不知道其真假,但也頗能看出其影響力。我今天要說的,絕不是什么高調而空洞的理論,而是簡單陳述一下,我,作為一個無神論者,持有什么樣的宗教觀。

眾所周知,2001 年 9 月 11 日,宗教極端分子也就是所謂的恐怖分子,在某種信念的支撐下對美國發動了駭人聽聞、至今陰影未散的恐怖襲擊,這是美國人的事,我們說太多不好,但相信很多人還記得某地火車站發生的恐怖襲擊,我不知道什麼國內的媒體喜歡將恐怖分子稱為 “極端分子” 而不是 “恐怖分子”,這些恐怖襲擊背後都有某種信念在支撐,有人不喜歡明說,那就籠統一點,宗教。

宗教是一个什么东西?#

籠統地說,是一個組織形式。

要用我自己的認識,我所理解的宗教是一種以有神論為基礎,具有系統性的理論派系,具有嚴密組織並以廣泛傳播讓所有人都成為派系信徒為最終目的的一種組織

宗教並不等於有神論,有神論也不一定就是宗教,這是我們認知的前提,不管宗教組織要如何理解自己、如何解釋自己,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就是一種組織,所以當我們提到基督教的時候,提到的就是耶穌和其徒弟們創造的組織;提到伊斯蘭教,提到的就是穆罕默德及其追隨者創造的組織,佛教、猶太教、摩門教、錫克教、道教等都是如此。

我們在很多時候,都不會主動去提宗教,因為宗教具有很強的思想粘稠度,人們很容易受到宗教價值觀的蛊惑,提宗教,除非是讚美,否則很容易引起人們的憤怒,宗教在幾乎任何角度都具有無可回避的漏洞,卻又看上去像是那麼回事,如同一個完美的碳 60 結構體,看上去像是個球,實際上處處漏風。

宗教具有專制性、包容性等混亂屬性#

在具體的形式上,我們發現一神教往往會表現出一種專制性,而多神教會表現出極大的混亂性,專制性體現在他們往往都極端排斥異教,並且禁止教徒把其他非神人物與神相類比,很多事都由神來做主,可說是凡事定於一尊;混亂性則體現在某些宗教往往出現數千上萬個神,不同的神之間都有不同的信徒,有的信徒可能信這幾個,不信那幾個,如印度教,其神的數量也許比某些國家的人還要多,這麼多神,一個人一輩子也許都數不過來,所以這種宗教往往會確立某個主神,然後其他的都是副的或者喽啰神,其表現形式僅僅是將人富裕了某種神性 —— 比如異能,因此人們往往將其與現實混雜。

一神教的專制#

基督教體系,包括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都是一神教,這些一神教的重要理論,都是以某個不可被懷疑的神聖造物主為主導的,人們對這個造物主,只有敬仰、崇拜、讚美的權力而沒有批評、反對、辱罵的權力,這是一神教的特點。

儒家傳統體系裡有一個所謂的君子論,同樣基督教內也有義人說,通過宣傳義人,把不義之人的行為加以糾正,讓人們喪失對宗教的質疑,成為一神教帝國的守門人,這是基督教系列的重要行為特點。

美國在表面上和伊斯蘭教有很深的怨怼,但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是同宗同源,甚至拜的一个神,都是一神教,那麼他們在某種程度上,一定會有一個合作的點,比如對無神論。在美國和蘇聯尚處於對峙狀態的冷戰時期,他們早就把宣傳對準了中東地區,根據一些解密文檔顯示 ——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在 1952 年曾有過如此論斷 “該地區的三個一神教都反對共產主義學說中的無神論,這一因素可以成為促進西方在該地區的目標的重要資產。”

美國人利用伊斯蘭世界憎惡不信道者的思想根源,使用了各種手段,到處渲染無神論的脅迫,加上一些伊斯蘭教本土的極端原教旨分子,促成人們無法對無神論有充分理性的認知,那麼在美國這樣的國家發生猴子審判,也就不足為奇。

我們知道,在人類現代社會中,存在著兩種爭奪人類價值觀的東西,一個是政治,一個是宗教,政治是人人都會接觸到的,宗教則不然,所以當今社會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對政治專制進行攻堅抵抗,那麼如果當全世界的國家都實現了政治民主化,一神教的宗教會是下一個嗎?我估計不會,這個雖然表面上具有極端專制形式的有神論機構,完全不像政治家那樣是一瞬間的事,而是數百上千年的傳續,如此下去,他們的威望遠比人類任何政治家要高,所以沒有本教會的人會去嘗試批判和否定本教教內的一神教專制體系。同時某些宗教印制的經文上,也早就寫明了對教主持懷疑態度會是什么下場,人們也許不怕自己下地獄,但一定會有大批人因為怕上不了天堂而表現得更為忠誠,這樣,一神教的專制體系就永遠會在教內傳承下去。

多神教的混亂與包容#

說到多神教,最起碼有一半的人會想到印度教,但是像佛教、道教之流,本質上也是,只是因為佛道兩教兩個把所有數得上名字的佛陀、神仙都匯集在一處,恐怕都沒有印度教的一根頭髮絲那麼多,多神教在現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他完全不具有凝聚性,我們平常人也許不會專門去信教,但是多數人即相信佛陀保佑,又相信財神壽星,這就造成了一個人的宗教信仰混雜,人的宗教認識相對與一神教而言更加和平。

這樣,多神教就顯得很包容,以至於在進入中國千餘年間,如佛教這樣一個宗教,也和道教、儒教三合一,三家一團和氣,完全沒有鬧矛盾的跡象。這似乎說明要想和平,就要對宗教進行多神化的改造,但是這種現狀,本質上是把宗教當成了聖物,以至於像佛教這樣的號稱自己是 “無神論” 的宗教,總是能誕生出一些奇葩的放生派信徒,等於是把自己當成了能隨意決定其他生命存在還是毀滅的握權人。

像印度教,我們總是聽到有人說印度教神多,但到底有多少?這個沒人知道,不過很多印度教徒其實不認為有那麼多神,他們也許更願意相信有一個或者多個主要的神,其他一些一般的神,除此之外就沒有了,然而少數人相信有數億的神存在,依然是一個事實,這個事實把神等同於一種廉價的精神填充物,不管人有什麼事,要祈禱就向所有神都祈禱一次。然後問題解決了,就認為是這個神的幫助,於是宗教就有了更加穩固的就業市場。

宗教具有排他性#

在任何一個宗教,除了道教之外,基本上都具有強烈的排他性,這種排他性,不僅僅表現在他們的語言、教義、經文中,更表現在一般信教者的日常行為中,比如在基督教看來,其他宗教徒 —— 如佛教徒都是魔鬼(這是聽我某個擔任基督教教內工作人員的遠房親戚的說的),而伊斯蘭教則把猶太教徒、基督教徒稱為 “有經人”,把無神論者稱為 “卡菲爾”,認為無神論者比 “以物配主” 者更可恨。

而像佛教徒,也同樣對這些異教有所批判,認為他們是 “外道”,不過在現實中,真正將宗教排他做到極端的,非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莫屬,就因為你不是基督徒,不是伊斯蘭教徒,人們就詛咒你下地獄,並 “永死”,如此宗教,在歷史上創造了無數的宗教衝突與族群爭鬥,釀造除了無比慘烈的暴力事件,包括屠殺。

最激烈的排他,就是宗教衝突,甚至是宗教戰爭,不止是不同宗教之間的衝突,也有一個宗教內不同教派之間的衝突,表現在新教與老教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在基督教、伊斯蘭教之間都存在,因此其歷史上都有過血腥的不宜公開的畫面,這就造成了一個宗教之下甚至有數千數萬的不同教派,大教派和小教派還往往不相往來,都認為自己具有天然的正義性,其他教派都是歪門邪道的局面。

宗教具有積極的傳播性#

1974 年,在瑞士洛桑舉辦了一個由 “宗教領袖” 葛培理、斯托得領導的 “世界宣教大會”,這個被教會史家 Mark Noll 認為是自 1910 年愛丁堡世界宣教大會之後基督教最大的轉折點的宣教大會,一直到今天還在舉辦,2010 年的時候,在南非舉辦的第三屆洛桑大會,匯集了來自世界 198 個國家、地區的 4000 多個基督教領袖。這個宣教大會,現在被叫做 “洛桑運動”,其目的是要完成所謂的 “全球福音化”,他們把尚沒有接受基督教洗禮的人叫做 “未得之民”,這個運動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傳教套路 —— 借用關注全球貧困、“不公義”、環境保護、人口販賣等議題,很可惜因為中國的宗教政策原因,這個運動沒有在中國激起多大的反向。

2013 年,韓國首爾召開了一個亞洲教會領袖論壇,某個來自北京的基督教領袖宣稱,到 2030 年,要在中國派遣 20000 個傳教士,並簽署了一個 “首爾承諾”,宣稱要在中國實施 “普世宣教”,其本質還是要把所有中國不信教的 “未得之民” 都培育成上帝的子民。

甚至在中國,很多基督教徒會選擇在一些人流量密集的地方分發傳教手冊,我本人就在上海地鐵站內,看到過幾次。這些都只是世界基督教傳教的一個分支,其餘的分支在不同國家、不同範圍內運用各種手段試圖把人們拉入自家教派,以至於連韓國都不惜發展出邪教了。

而伊斯蘭教,這兩年最著名的擴張,是中東難民在歐洲國家的人口擴張,造成了歐洲宗教局勢的變遷,雖然這個難民登錄歐洲本質上也是因為某恐怖組織的崛起,卻也給歐洲帶來了極大的震撼,以至於基督教這個在西方原本具有極大基本盤的宗教也不得不另辟蹊徑,把傳播的路更多轉向了中國和其他一些亞洲國家,這就導致了未來中國這個地方,必然會成為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爭奪領土的重要戰場,而在早些年,甚至在一些偏遠地區,我們會發現很多老年人、留守婦女兒童都會被發展成為基督教徒。

基督教有一個所謂大使命的活計,就是要讓全球都信基督教,但顯然這是不現實的,根據法律,宗教徒不能在宗教場所外傳教,但人們總是能想到辦法,所以其依然在大範圍招納信徒。

宗教具有極大的反智本質#

除了對進化論的攻擊之外,宗教徒,尤其是一些本來就讀書不多的宗教徒,往往具有很大的反智屬性,不是他們知識不多,而是他們不願意接受新的知識,比如有一大批基督徒、伊斯蘭教徒在今時今日還認為地球是平的,某些極端宗教還宣揚女性不能錄臉、不能化妝。

在三年大疫情期間,歐美一些基督教徒竟然宣揚喝洗手液能治療新冠,甚至把新冠當成是魔鬼,運用通靈手段嘗試將其驅離…… 結果麼都是扯淡,我們的科學技術本身正是脫離了宗教的產物,但是任何藥物都醫不了愚昧。

有人相信處女生孩子麼?當然有的是,正因為有了這個惡性的開頭,人們對於其他一些奇幻性顯然不比處女生子高的東西更會選擇信其七八,那麼宗教對人的控制就更加緊要了,愚民也許不是必然的,然是必然要依靠愚民才能有更廣泛的宗教傳播性,如果人人都如羅素這樣,那還豈有宗教徒?

宗教徒往往道德不佳#

在過去,我們總是被教育說人因為有信仰,所以道德水平高,其實這一點放在這些人本身,反而是一種諷刺,比如說基督教,長期以來各國基督教有頭有臉的人物都被爆出過有戀童的歷史,而且數量還不少,使得某教會頭目還得出面公開道歉。

光是這一條,就已經違背了他們自稱的有信仰道德高的所謂理論,而切換到佛教徒呢,某些佛教徒,愚蠢到完全不知道地球上的生態成分,自以為所有動物都應該活著就不分時間、不分地點搞放生運動,結果造成各種外來物種泛濫,生態環境受到破壞,造成了極大的惡劣影響。


不過說到底,宗教畢竟只是一種組織形式,不應該具有任何不受批評的權利,否則人類就成了闌尾本身,毫無意義。雪萊在《論無神論的必然性》一文中,引用了培根的論斷說:

無神論給人們帶來理性、哲學、自然崇拜、法律、榮譽,以及能夠引導人們走向道德的一切事物;

我們也許不應該對無神論充滿著絕對的高傲,但起碼不要當成敵人。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